在这个充满科幻的概念之下,一个全新的赛道正在崛起。在2021年上映的电影《失控玩家》里,原本是玩家配角的NPC有了思想,人们首次对AI和Web3有了认知。当时元宇宙大火,电影的结局是一众有了思想的NPC在游戏服务器上建立起来了一个“绿洲”,它们可以选择不被玩家杀死,自由与真人和其他NPC对话。
如今,一大批公司正在不遗余力地让这一场景成为现实。8月2日,InworldAI宣布获得5000万美元资金,加上此前募集到的资金,总额已经超过1亿美元。目前,资本市场对于其的估值为5亿美元,这一估值也使InworldAI成为人工智能和游戏领域的领跑者。
InworldAI的主要业务是帮助下游游戏公司完成游戏开发和提供创作工具,客户可以通过用自然语言描述来创建具有个性的NPC形象,并将每个NPC的“情绪”映射到目标。
而在这背后,则是改变游戏行业的AI技术的崛起,除了InworldAI,NPC相关的创业公司还有很多,资本频频看好,不少第三方统计网站已经将NPC公司作为AIGC的一个大类。在这个充满科幻的概念之下,一个全新的赛道正在崛起。
资本关注,为什么都想让玩家失控
在传统游戏行业,主要通过大算力、人工建模、细节处理来“欺骗”玩家的眼睛,从而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而在这背后则是算力、人力等等各方面成本的增长。对于玩家而言,除了视觉刺激也“没有其他新意”,游戏行业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打开局面。
“我们的方法与专注于模拟等人工智能的游戏工作室有很大不同,”Inworld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官吉布斯(KylanGibbs)说,“我们从根本上将自己定位为任何人都可以用来构建与动态现实世界交互的游戏工具集。”
听起来,这是一场让玩家失控的故事。吉布斯表示,他希望这些NPC与人类一样聪明。在这背后是InworldAI称之为角色引擎的技术。
InworldAI表示,角色引擎通过协调多个旨在模仿人脑和通信的机器学习模型来支持多模式角色表达。与聊天机器人不同,Inworld通过编排多个机器学习模型来支持多模式角色表达,这些模型旨在模仿全方位的人类交流。
同时,该平台允许开发人员将InworldAI的角色大脑与其动画和绑定系统(包括3D环境中的系统)连接起来。聪明的NPC可以学习和适应,利用情商来驾驭关系,拥有记忆和回忆,并且能够自主启动目标、执行行动并遵循自己的动机,从而推动叙事并与更广泛的玩家体验相融合。
此前,华人创业公司CyberManufactureCo.也于2023年1月发布类似AI技术QuantumEngine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与NPC角色互动,由AI实时生成剧情互动。
目前,根据机器之能不完全统计,提供相关NPC技术的AI初创公司包括ConvaiTechnolo,Charactere.ai,InworldAI,Rctstudio,ReadyPlayerMe,Charisma,Didimo,DeepMotion,Pinscreen,VirtualBeings等。
在AI公司进一步的完成研发的时候,游戏公司更早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国内,AINPC俨然已成为大厂的“兵家必争之地”。一方面是游戏大厂的研发重心:网易雷火的《逆水寒》、字节朝夕光年《星球:重启》的智能NPC李星澜;同时,Unity也声称正在为游戏创作者构建AI游戏开发工具的生态系统,为NPC角色提供动机、个性和目标,模拟出真实的对话,切入UGC游戏制作的市场。
早在此之前,被视为游戏工业的变革者和新巨头的米哈游已经开展对于人工智能的投资,米哈游已经完成对中国AI创业公司MiniMax发起多轮投资。作为最有希望成为中国openAI的公司之一,Minimax的估值也在半年间飞涨十倍,目前已高达1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Minimax此前曾推出一款名为“Glow”的AI聊天类APP产品,曾在社交平台获得广泛关注。该产品主打AI聊天养成功能,用户通过输入人物性格、口癖、价值观、人物背景、人物好恶等人物特征,在APP中训练出一名有个性、有性格的AI智能体,并通过文字与语音的方式与玩家交互。
另外一家值得关注的巨头就是英伟达,作为AI淘金时代卖铲子的人,同样将铲子卖到了游戏行业。5月28日,英伟达宣布为游戏提供定制化AI模型代工服务AvatarCloudEngine。据悉,这是一种定制的AI模型代工服务,可通过AI驱动的自然语言交互,让NPC更智能,从而改变游戏,提升游戏体验。
具体来看,AvatarCloudEngine能够为游戏中的语音、对话和角色动画提供优化的AI基础模型,包括NVIDIANeMo大型语言模型(LLM,构建、定制和部署使用专有数据的语言模型)、NVIDIARiva(自动语音识别和文本转语音)、NVIDIAOmniverseAudio2Face(实时创建游戏角色的面部表情动画)。开发者可以自行选择使用以上英伟达ACE的全部模块,或者针对性选择他们需要的模块。
在算力、工具、游戏厂们的积极入局之下,一场关于游戏行业的革命正在悄悄展开。
AIGC革命
游戏行业是个注重体验感、重视新技术的行业,在某种意义上,很多创新都最先出现在有戏行业。
今年年初,a16z曾写过一篇《游戏领域的生成式AI革命》的文章,a16z在这篇文章中指出,AI对于游戏行业的改变在于它不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同时还提供了质量,打破了经典的“成本、质量或速度只能有两个”的三角关系。招商证券也曾表示,ChatGPT科技浪潮下,游戏行业有望是最终受益者,自动生成人物和场景等有望出现,游戏行业千人千面将成为可能。
跟其它数字资产(2D艺术、3D艺术、音效、音乐、对话等)的数量相比,游戏是最复杂的娱乐形式,同时游戏也最具互动性,非常强调实时体验。因此,a16z认为,在所有娱乐中,游戏将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最大,而游戏制作中涉及的每一项资产都会有一个生成式AI模型,这可能会带来人工智能辅助的“微游戏工作室”的兴起。
A16z提到,未来在游戏制作中涉及的每一项资产都将有一个AIGC的模型。目前,像StableDiffusion或MidJourney这样的2D图像生成器已经在游戏公司大规模使用,在产业链中,有不少多模态模型公司已经在和游戏公司合作开发工具,包括3D模型、角色动画、对话、音乐等,AI工具正在成为游戏行业设计师们的生产力。
类似角色引擎的AIGC工具出现带来的另一个革命性变化是:内容的价格将急剧下降。对于开发者来讲,最兴奋的是时间和成本的大幅降低。一位开发者表示,他们为一张图片生成概念图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已经从3周下降到1小时。
其革命性意义在于,任何人只要学会一些简单的AIGC工具,就能获得这种创造能力。
现阶段的降本增效远不是AI的未来
如果说技术的提升为游戏行业带来了一些底层基础,那么应用AI的高效率和节省人力成本已经在为游戏公司创收了。
对于老牌游戏公司而言,这一行动早已开始。通过借助技术类的工具产品,完成降本增效的过程。此前,游族网络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AI在2D美术应用上相对比较成熟,今年4月,公司2D美术外包成本已经降低了约25%,预计到年底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成本下降;恺英网络旗下公司星跃互动在研发中已充分应用AI工具Midjourney大批量生成场景和人物,能将创作时间从两个月降低到半个小时。
事实上,大模型带来能力还远远没有展现出来,现阶段的降本增效并不是AI的最终目的。目前,在NPC赛道的主要有三类公司:第一是英伟达这样的平台型公司,为所有的公司提供基础算力和连接层工具;第二是以InworldAI为代表的工具型AI企业,具有针对游戏优化的对话和角色特定AI模型或者基于其他大模型进行游戏场景的开发;第三是老牌游戏公司,目前的AIGC落地都停留在游戏企业的降本增效。
“我们并不是想成为一家游戏工作室。我们并不是想成为一家制作公司。我们最终来到这里是为了让其他人不必从头开始构建技术。我们不想在实际知识产权或其他方面与他们竞争。我们想成为那个供应商。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与3A游戏工作室合作。”吉布斯如是说。
InworldAI目前的商业化路径是和大型游戏厂商合作做项目,把创作工具卖给小型游戏工作室和个人开发者。但相对于资源丰厚、工作流齐全的游戏大厂,InworldAI面临的主要挑战则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壁垒和工作流卡位,否则很难避免被游戏大厂收购的命运。
但InworldAI的尝试也预示着游戏的未来。若将来围绕LLM搭建AINPC系统的技术路线能够实现并跑通,游戏中的AINPC真的能够与环境交互、具有记忆、不断形成社会,并且每个人都有创作游戏的能力,这会让失控玩家成真吗?
以上就是关于当NPC有了思想:AIGC会颠覆游戏行业吗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最新发现
相关资讯
国内游戏市场回暖趋势明显 下半年或强劲触底反弹
近日,2023年上半年游戏产业数据出炉,虽然相比去年同期数据有所下滑,但环比数据却在上升。从游戏公司的经营情况看,已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半数以上实现盈利。整体来看,国内游戏行业的拐点已然显现。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表示,按照目前的趋势运行,预计下半年将会出现较为强劲的触底反弹。 近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202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442.63
2023-08-09 15:20:28
今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18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
市场调查机构Newzoo近日发布报告,预估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营收规模为1877亿美元,同比增长2.6%。 报告中指出新冠疫情对游戏市场的影响已经逐渐消退,不过伴随着手游的普及、游戏机市场的增长以及云游戏的持续扩展,诸多因素将继续推动全球游戏业务发展。 报告中指出手游是今年游戏市场增速最快的类目,其营收预估在2026年会超过市场的一半以上。 按照市场来划分,在印度、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推动下,亚太地区继续引领全球游戏市场,预估将会达到46%。 细分到游戏公司,腾讯目前是市场领导者,2023年收
2023-08-09 14:44:18
再次震荡!游戏ETF(159869)再跌超3%
游戏ETF盘中一度跌超3%,近5个交易日净流入超8.4亿元。重仓股集体走跌,其中恺英网络、神州泰岳双双跌超5%。 游戏板块午后走低再次开启震荡。 随着暑期来临,7月新一批版号的下发,各大游戏龙头抢滩传统旺季,三季度游戏市场热度将再度提升。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游戏版号的稳定发放,有助于促进游戏市场供给端的持续改善,同时增强市场信心,为各游戏厂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精品游戏提供保障,叠加AIGC等技术赋能,驱动游戏行业长期稳定增长。把握2023年游戏市场回暖以及电竞行业发展,关注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游
2023-08-09 14:42:30
新闻热榜
热门游戏
精彩专题